南京三省2025年春季拍卖会
泉风揽胜·五周年钱币专场
预展时间
4月24日-4月25日
拍卖时间
4月26日
预展/拍卖地点
南京1865创新会堂
(国民革命军兵工专门学校旧址)
金银因其价值高、易分割、便于携带等特点,历史上长期在不同程度上发挥货币职能作用,至明清,逐渐占据了流通货币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锭面上各式戳记,或为帝号纪年、监铸机构、地名、工匠姓名或商号银楼等,既有封缄与防伪作用,对藏家来说,更是独有的收藏意趣。通过对戳记的解读,可以详细追溯这枚锭子因何而铸、出于何人之手、流通地域和使用范围等,正如那枚兵马俑上千年前工匠留下的指纹,是藏家与古人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可以说,金银造物的历史,真实反映了人类经济形态的演进轨迹,更包纳着中华文明传承的精神内核。
今春钱币专场【金银锭·杂件】版块推陈金银锭杂件等精品三十余品,囊括多枚罕见商号银锭、金条等,可堪一览。

精 品 赏 析
SPRING AUCTION

LOT6010明二十五两金元宝
北京公博 MS61/评级编号:1610024249
明二十五两金元宝一枚,重869.3g,素面无戳记,锭型小巧精致,铸纹清晰,金色纯正,收藏级极美品。
金有三品,黄金为上。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铸造了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黄金货币——郢爯,拉开了我国黄金货币的历史序幕。因其稀缺性和高贵品质而备受推崇,黄金既是贸易流通、皇家赏赐与储存财富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央政府收集财富的主要目的,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主线。及至明代,商品经济活跃发达,逐渐形成了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流通制度,构成了封建时代后期货币流通的新特点,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渐淡化,皇家赏赐和财富储藏的角色愈发鲜明。例如各地田赋折银上缴到户部后,为满足皇室需求,户部通常将收缴的白银通过购买形式转化成黄金,并铸造成金锭。
就考古出土物和传世品来看,明代金锭可见有二两、三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等规格,此枚二十五两金元宝,实为罕见,值得珍重。
估价:560,000-600,000

LOT6009清乾隆“宝 臣记 王铺 三益”十两金条
清乾隆“宝 臣记 王铺 三益”十两金条一枚,重约366.8g,呈长条形,造型端正,两端微翘,色泽纯正,戳记清晰,正面中部砸完整“臣记”葫芦形印,上下各打“宝”字戳,背面中间打葫芦印“王铺”,左右对称各打“三益”铺印,沉睡海底二百三十二年,仍保存完好如初,弥足珍贵。
南京三省拍卖2024年春季拍卖会曾上拍过一枚“宝 元记 宝 鼎元”十两金条,与此件标的身世相同,均为清代金条经典之作,最终成交价57.5万。而臣记金条更为稀少,相信这枚颇具传奇色彩的藏品也能不负众望,创造佳绩!
估价:550,000-580,000

LOT60071946-49年民国中央造币厂铸五两厂条
PCGSUNC Detail 98/评级编号:88628762
1946年-1949年民国中央造币厂造五两厂条一枚,“甲”字戳记,代码CB,编号70135,成色985.0,实重156.9g。
上海厂条,即1946年10月至1949年2月,由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的厂条,主要用于上海黄金风潮与金圆券时期的黄金存兑。
估价:130,000-135,000

LOT60081946-49年民国中央造币厂铸五两厂条
PCGSUNC Detail 98/评级编号:88628763
1946年-1949年民国中央造币厂造五两厂条一枚,“甲”字戳记,代码CC,编号21010,成色985.0,实重167.9g。
上海厂条,即1946年10月至1949年2月,由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的厂条,主要用于上海黄金风潮与金圆券时期的黄金存兑。
估价:130,000-135,000

LOT6017清四川“夔州府李 五十五年十月 银匠胡吉士”十两银锭
北京公博 AU55+/评级编号:1610077862
清四川“夔州府李 五十五年十月 银匠胡吉士”十两银锭 一枚,重389.1g,底光充沛,金珠挂底,砸戳周正,锭型敦实饱满,铭文清晰可辨,银色古朴,保存状态较好。
夔州府,位于四川东北部,清朝时辖境大概为今重庆市开州区、万州区以东。夔州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长江上游,是内地省份与四川的中转站,控扼巴蜀,战略地位显著,当年张献忠从武汉逆江而上,即是由夔州入四川。因此清政府十分重视,将夔州府列为“请旨缺”,即知府官员需皇帝亲自任免。长江航运发达,商场络绎不绝,所有进出四川的商贾都需经过夔州府,并按货值的5%纳税。至嘉庆年间,其岁榷银两就已达19万8千5百余两,占四川全省关税的80%以上,成为四川全省的财政支柱。
估价:90,000-100,000

LOT6021清山东“协盛炉”五十两银锭
北京公博 MS60+/评级编号:1610015674
清山东“协盛炉”五十两银锭一枚,重1840.2g,器型规制漂亮,包浆匀称,宝面平滑,戳记清晰。
估价:80,000-100,000

LOT6022清辽宁“光绪年月 营口”五十两银锭
北京公博 MS63/评级编号:1610026689
清辽宁“光绪年月 营口”五十两银锭一枚,重1924.3g,灰褐包浆,双翅舒展,造型优美规整,铸纹可见。
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营口是东北最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口岸,稳居东北第一,成为东北亚最活跃的港口城市。其结算货币逐渐倚重银两,当时期每天在营口西大街交易的金额高达千万两白银,逐渐因各地银两重量和成色庞杂而生出通用银两规定和改铸的需要。经由公议会制定,道台告示后拟定了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家银炉在银锭上记载自己的名称、成色、重量以示负责。成色为千分之992,所铸宝银名为锦宝或营平银,作为大宗交易本位货币使用。营口炉银业在全盛时期,与上海的秦庄和山西的票号并称为中国三大地方金融旺地。因币值坚挺、信用卓著,营口银锭慢慢成为东北通用无阻的硬通货,对东三省银锭铸造影响深远。
估价:80,000-100,000

LOT6020清山东“歷城 光緒年月 協祥銀炉”十两银锭
方乾评级 MS61/评级编号:80005879
清山东“歷城 光緒年月 協祥銀炉”十两银锭一枚,重308.9g,锭型端正,翅高挺,深厚酱五彩包浆,带底光,状态极佳。
歷城,即今山东历城,清代时手工业贸易发达。根据现存打有“协祥银炉”戳记的银锭推断,其也曾参与过光绪年间土药税银锭的铸造。
估价:38,000-40,000

LOT6014清浙江“石门 拾一年 盈丰“五两银锭
北京公博 AU55/评级编号:1610077861
清浙江“石门 拾一年 盈丰”五两圆锭一枚,重179.2g,整体保存状态较好,锭型规整,银光润泽,宝面平滑,打戳周正清晰,底部蜂窝细密。
得益于物产丰饶,商业繁华,清代浙江地方赋税收入众多,政府将缴纳的银两,一律委托浙江布政使司颁发执照的当地银号和钱庄统一开炉铸成银锭,因此浙江银锭铸造较为规范,成色佳,其中五两银锭是浙江银锭中主流。
估价:28,000-32,000

LOT6006二十世纪香港景福金铺千足纯金条(双马商标)
北京公博 MS62/评级编号:1610044430
二十世纪香港景福金铺千足纯金条一枚,重37.6g,双马商标,环刊“香港景福金铺 千足纯金条”字样,另打成色“9999”及重量“1000”标记,背盖英文商标。
1949年10月8日,香港传奇商人杨志云先生于香港上环文咸东街5号,正式创办景福金铺,初期专注于黄金提料及金条买卖。后业务不断拓展,开始销售黄金首饰及珠宝。1971年,位于中环景福大厦的景福珠宝正式开幕,开始销售多款系列名贵珠宝及腕表,以及享誉盛名的999.9足金金条及金饰,步入新纪元。
估价:0-26,000

LOT6019清湖南“星垣 聚顺生”十两银锭
云南公博 AU50/评级编号:1610018815
清湖南“星垣 聚顺生”十两银锭一枚,重320.2g,戳记“星垣”二字之间嵌入金钱图案,寓意吉祥,以官铸砝码锭为标准,成色十足,戳记清晰,形制规整,保存较好。
星垣,乃长沙旧称,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在南方的朱雀七宿中,有一个轸宿,里面有一颗星叫 “长沙星”,即对应长沙。《明史・天文志》记载:“长沙小星,下应长沙。”
估价:20,000-22,000

LOT6027民国“福慧双修”金锁挂件
民国“福慧双修”金锁挂件一条,做工精巧,金光靓丽,一面刻“福慧双修”字样,清晰立体,装饰传统中式纹样,一面刻花鸟图,鸟儿形象灵动,花卉亭亭玉立,线条勾勒优美,雕工精湛有致,整体造型秀气典雅。
估价:20,000-2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