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赏识(雕刻艺术)——把件(二)

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

周宝庭的古兽艺术

周宝庭的寿山石雕古兽作品,不但继承了东门派的精巧剔透、玲珑华丽的手法,而且吸收了西门派的古拙朴茂的形式,合璧东西两派精华,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广为世人赞誉。

几千年儒家思想的熏染,使中国人的感情较含蓄,常寄情于物,借物抒怀。以石养寿,“石不能言最可人”,寿山石为人们提供了品赏休闲与寄托情怀的空间。早年,寿山石雕多为小件品,便于携带,不易破损,具有品赏与摩挲的双重性。细品见内涵,摩挲不刺手,抚摸觉滑润。不粘不滑,十分脂润,抚摸比欣赏的时间更长。周宝庭的石雕古兽就具备了这种宝贵的特性。

古兽在寿山石雕艺术中,原本是石章印钮的传统题材,周宝庭在继承传统古兽印钮艺术的同时,进一步把古兽发展成为 一种单独的欣赏把玩件,作品形象生动,特征鲜明,变化万千,素为国内外人士所赞赏 。

周宝庭创作古兽作品,十分重视“相石”,他常说“一相抵九工”。“相”就是依照原石的形状和各方面固有的条件来设计相适应的题材。“取天然之形势,得天然之神貌。”相石是造型艺术的第一步,作者相石水准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性质是属于“匠工”还是“儒工”。

寿山石的俏色,让人赏心悦目,别出心裁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使天然的色泽与雕刻对象融为一体,给人以一种特殊的、圆满的美感。要达到这种境界,十分艰难。周宝庭就具有这种艺术功力,善于利用俏色,是他创作的一大特色。在观赏他的古兽精品时,可以发现他对俏色运用的精妙:淡色的石材多刻温顺的动物,如羊、免、鹿、象等,色彩浓重的原石多作威猛之兽,如虎、豹、狮等,石工相得益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创作的《蹲虎》就很有代表性,绿色的老岭石,大小不及盈握,他依石就势,浓缩了雕塑语言,作品造型稳重坚实,线条概括雄健,虎的双目圆睁,獠牙显露,粗壮的四肢饰以螺纹,装饰味特别浓厚。而绿色的石料又增添了几分远古的意味,洋溢着淳朴、沉雄的精神气质,呈现出一种神力和朴素的美。

“东门派”与“西门派”在表现技法与艺术形式上有各有所长,周宝庭深谙个中奥妙,能将两种风貌统一起来,作品《夔凤》就是这种合璧的典范。周宝庭善于运用东门派富丽堂皇的形式,改变其太过清灵剔透的不足,采用西门派浑朴宛转的刀法,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十分朴茂典雅。

周宝庭雕刻古兽的艺术成就,在于能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高度概括和恰如其分的夸张。为形象地表现出古兽的威严肃穆,他着意夸大古兽的眼睛,双眼圆瞪,显得炯炯有神;兽嘴犬牙毕露,突出其咄咄逼人的气势。兽身轮廓弧线的张驰富有弹性和力度,而四肢与兽体连接的大关节,则以圆刀饰以简练的螺旋纹,充分显示出古兽神力,传统美感的特征相当突出。之所以美,并不单纯在于形象的装饰味,而在于坚实、稳重的造型,刀法的概括浑化,变化无穷,掌中小小的古兽,似有千钧之力。笔者见过一件周宝庭的《睡狸》作品,寥寥数刀, 只刻几条飘逸的弧线,背面几乎是光滑的天然石头,就生动地刻划出狸酣睡的神态,如不是深谙“密不穿针,疏能跑马”的艺术真谛,何以能为之!

周宝庭古兽的造型无论蹲、卧、奔、立,件件作品都巧思过人,使一块块毫无生命的石头,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刀刀有情灵,刀刀皆殊状”,他的古兽作品中有两汉艺术之雄健古拙,六朝艺术之平和飘逸,以及唐代艺术之开阔富丽,寓雄健奔放之精神于朴素典雅的造型之中,使人感慨天公造物之奇妙,作者功力之精深。周宝庭的古兽艺术,集传统雕刻艺术之大成,简而精,朴而茂,大气磅礴,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开阔的欣赏、品玩和研究空间,是东方的艺术瑰宝。

【蹲虎】 老岭青石 周宝庭 作
【鳌鱼】旗降石 周宝庭 作
【獾】老岭青石 周宝庭 作
【济仙戏犬】 红黑善伯洞石 石卿 作

不甚通灵的红色善伯洞石,粘有乌黑的色块,是原石的瑕疵。作者擅于医石之 “病”,将红色石刻成济公,黑色石点化为黑犬,显得精巧可人,生动诙谐。

【醇香】黄白善伯洞石 林发述 作
【仿红山文化玉鸠把件】黄芙蓉石 陈达 作
【金龙戏珠水盂】芙蓉石 郭祥忍 作

作者巧妙利用盂中的红色石,雕饰金龙戏水,盂边以博古图案装饰,十分古朴精致。虽 然雕镂较多,抚摸起来却十分上手。

【仿汉玉龙纹把件】 老性芙蓉冻石 陈达 作

这是一件天然形的把件。原石未经整形,保留表面的凹凸不平,以体现光线反射的效果。再运用薄意与高浮雕结合的手法,雕饰汉代龙纹玉佩图案,既天然又古朴,把玩之间,更觉光嫩,令人爱不释手。

【仿汉玉蝉】 羊脂白芙蓉石 陈达 作

寿山石雕的“蝉”,以写实居多。作者采用图案与写实 相结合的手法,参考清代乾隆年间玉蝉的造型,运用难度很高的阴阳线条精雕而成,力求精致、高雅的效果。磨光也十分讲究,可谓是小而精,既可把玩,又可佩戴。

【瓦形博古把件】 枇杷黄芙蓉石 陈达 作

色泽极佳的黄芙蓉石,剔除了表面杂质后,依石就势创作瓦形小把件。只在正面上端细刻一行青铜器纹饰,留下大面积空间,以便于摩挲。背面略有绵砂,施以金文沙地刻法,以掩瑕疵。右上方斜缺之处,雕饰博古龙纹,使作品更臻完美。
【说古】 芙蓉石 逸凡 作
巧取石材中的结晶体作为人物的脸部,将人物说古时的手势紧贴胸前,使作品造型更加圆顺,毫无刺手感,把古时市井民俗的趣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达摩面壁】田黄石 38克 林文举 作

【布袋弥勒】银裹金旗降石 叶子贤 作

【瑞兽】 藕尖白芙蓉石 陈达 作
【蚌仙】芙蓉石 林飞 作
【君子在野】善伯洞石 逸凡 作
【和合仙】四股四高山石 逸凡 作
【辟邪】鹿目石 陈达 作
【螭如意】白荔枝洞石 逸凡 作
【长眉罗汉】 巧色高山石 石痴 作

作者巧妙利用上部的红色石,雕刻长眉罗汉,形成红白色泽的鲜明对比, 刻工既细致又不刺手,白色石几乎不加 雕饰,留作光面,可把可赏。

【太师少师钮方章】芙蓉石 郭祥忍 作
【扇形秋声薄意】黄芙蓉石 陈达 作
【流水桃花】桃花红高山石 郑明 作
【高节】汶洋石 逸凡 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资料来源:《寿山石赏识》之《把件》(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陈锡铭余道伙郑宗坦王一帆著,ISBN 978-7-5393-1130-2)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推荐

购买方式

1、直接点击右侧→→“雅文阁商城”购买。
图片
2、淘宝搜店铺“雅文阁书院,关注店铺并进行购买。
本书已上架“雅文阁商城”及淘宝店铺“雅文阁书院”,欢迎选购。
诚招省级、市级代理商,网络销售代理。
3、大宗批量购买、商务合作、销售代理请联系
戚先生(13869059777)
雅文阁(山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