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钱币,浩如烟海。钱币实乃历史之见证、文物之奇迹。国家珍稀硬币典藏册,每一种货币都蕴藏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艺术、风俗、信仰、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各种信息。货币与人类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钱币收藏的热潮也将更加高涨。钱币的艺术性、知识性、史料性和娱乐性在全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也必将发挥它独特的作用。钱币收藏,“藏真、藏全、藏精”,一套套的钱币不仅仅是国家货币,也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珍贵记忆,更是一段段历史桑田。下面广州宝城文物经营有限公司给大家带来几款精美的钱币,这些均在公司委托拍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广州宝城文物经营有限公司客户接待)
贰仙铜币、开国纪念币两枚
第一件贰仙铜币重12.74g,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币面上方刻有“中华民国七年”字样,下方刻有“广东省造”字样,字体端正刚劲,彰显出那个时代对货币文字规范的追求。边缘处的齿纹规整细密,起到了防伪与装饰的双重作用。由于长期的氧化作用,铜币表面呈现出古旧的铜绿色,这层包浆犹如岁月的印记,为铜币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第二件开国纪念币重13.51g,外观极具时代特色。币面刻有孙中山先生的侧面头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面部轮廓清晰,眼神坚定,展现出革命先驱的领袖风采。背面印有象征共和的图案,线条灵动。通过这两枚铜币,我们能窥探到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货币文化的演变,对研究民国经济史与货币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贰仙铜币、开国纪念币两枚 分别重12.74g、13.51g 民国
光绪年造大清铜币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民间又称铜板、铜毫、铜角子。是晚清时期中国吸收欧洲国家铸造金属硬币的方式,发行的一种特有的铜制硬币。始铸于1900年、止于1911年,直到1953年西藏地区的才停止使用,在近代货币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大清铜币是光绪到宣统年间主要在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辅币,这类钱币的铸造时间只有十二年;因版面居多,年代已久,市值各异,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出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考据价值,故能留存到今天,确实是世之罕见。这枚大清铜币重7.33g,为当制钱十文,钱币正面圈内铸有“大清铜币”四字,珠圈外上环左右铸楷体字样,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十文”。这枚大清铜币版面设计美观,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光绪年造大清铜币 重7.33g 清代
光绪元宝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表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此枚光绪元宝重10.7g,钱币圈内铸有铭文“光绪元宝”,左右分书“户”、“部”二字,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二十文”,中心为文字“光绪元宝”。其铸造工艺精湛,字体、图案都符合当时的铸造特征,满文书法根基牢固、运笔自如、浑厚有力,齿边等使用痕迹明显,包浆滋润,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珍贵的价值。
光绪元宝 重10.7g 清代
双旗币
此枚双旗币重6.8g,钱币正面有着两面旗帜交叉,反面也其他铜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反面有着钱币的面值。上面标注了铜元字样。样币所采用的图案为民国时期铸币常见图案,此币版式典型,设计美观,制作精美、规整,版底光洁细腻,铜光温润,兼罕少品种与绝佳品相于一身。存世仅见寥寥数枚试铸样币,成为民国铜元集藏之重要品种,可遇而不可求,极其难得,为铜元中大名誉品之一。藏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鉴赏此钱币,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价值。
双旗币 重6.8g 民国
双旗币四枚
货币与人类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钱币不同于一般的物品,纵观历史朝代,钱币都是社会重大变革或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种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此款双旗币共4枚,重41.6g,双旗币作为清末民初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双旗币反映了当时货币经济的状况和国家重要的产业、贸易的发展程度,同时也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这枚双旗币保存完好,钱币做工精美,钱文明晰,包浆极为浓厚,品相较佳。象征中华民族崛起,屹立于世界强国的期盼,气势恢宏,寓意不凡,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品鉴价值。
双旗币四枚 重41.6g 民国
王昭君纪念币
此枚王昭君纪念币重18.3g,外观设计精美绝伦。币面中央是王昭君的形象,她身着华丽服饰,面容姣好,神态温婉,宛如一位从历史画卷中走来的佳人。雕刻工艺细腻,将王昭君的风姿绰约展现得淋漓尽致。线条优美流畅,增添了纪念币的艺术美感。经过岁月洗礼,呈现出古旧的铜色,表面的轻微磨损痕迹更凸显其历史感。这种自然形成的色彩变化,使纪念币更具韵味。艺术价值体现在它将历史文化名人与钱币艺术相结合。通过纪念币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让后人在欣赏钱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王昭君的故事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与艺术融合的典范。
王昭君纪念币 重18.3g 民国
宣统三年大清钱币
这枚宣统三年大清钱币重35.61g,外观造型延续了清代传统钱币的风格。币面文字端庄秀丽,“宣统三年” 字样清晰可辨,体现了清代对书法艺术在货币上的重视。背面的龙纹图案气势磅礴,龙身矫健,鳞片刻画细致入微,龙爪锋利有力,展现出封建王朝的威严。银币呈现出银白的光泽,虽历经岁月,依然能看到其原本的金属质感。部分钱币可能因保存环境等因素,出现轻微的氧化痕迹,呈现出淡淡的灰色调,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历史氛围。艺术价值在于它是清代货币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封建王朝走向终结的见证。这枚钱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更是研究清代历史、经济、文化以及货币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宣统三年大清钱币 重35.61g 清代
袁大头
这枚袁大头钱币重3.6g,币面中央为袁世凯侧面戎装像,面部线条硬朗,刻画细致入微。头像上方刻有“中华民国三年”字样,周边环绕着规整的齿边,增加了钱币的立体感与装饰性。背面图案以嘉禾为主,谷粒饱满,线条流畅,寓意着国家重视农业、期盼丰收。因材质为银质,原本应是银白光泽,历经岁月流转,受环境氧化等因素影响,表面往往会呈现出一层温润的包浆色泽。质地方面,采用含银量较高的材质铸造,质地较为坚硬。艺术价值上,袁大头作为民国时期广泛流通的货币,不仅是经济交易的媒介,更是那个时代工艺与文化的体现。它见证了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变迁,其精美的设计、精湛的铸造工艺,对研究民国历史、货币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是钱币收藏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经典藏品。
袁大头 重3.6g 民国
喜欢古玩收藏的客户朋友们,请关注我们宝城文物,广州宝城文物经营有限公司坚持以“传承古玩艺术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始终坚持以成为“中国艺术品收藏行业持续领跑者”为愿景,携手我们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沉淀于历史长河中传世瑰宝的魅力,领略五湖四海世界的珍奇。
扫码关注我们
快速了解更多鉴定、交易和拍卖文物
宝城文物专注古玩收藏鉴定出手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34号之一翰雅明轩515
电话:020-83064558